越南春節給國際友人留下深刻印象

19 / 02 / 2024

對於定居越南或長期在越南工作的外國人,春節早已成為與聖誕節、新年同等重要的節日。 每逢春節到來,他們逐漸融入越南生活和傳統習俗。

春節深入人心

河內市歌德學院副院長史蒂芬‧考普分享說:「我還記得正月初三到初五,朋友們邀請我的家人來拜訪並迎接春節。不僅品嚐到了粽子、扎肉、蜜餞等特色美食, 我們也享受了團員氣氛和深入了解春節特色習俗。那些時刻讓我們感覺自己是他們家庭的一部分。因此,在這裡兩年多之後,春節對我來說是一個友人情感分享、享受越南美食和美麗 風情的機會」。

不難體認到,對所有人來講,親人、朋友匯聚精神是讓春節自然深入人心的第一個重要因素,使每個外籍人士的生活方式和迎接新春習俗多樣化。

了解越南春節傳統文化越南春節禁忌習俗各國駐越大使眼中的越南春節 法國駐越大使館文化參贊、越南法國院院長蘇菲·梅索納夫回想:“無論是聖誕節、新年節還是傳統春節 均有相同之處,就是凝聚親情。去年春節,我邀請87歲的岳父飛過來一起過年,我們一家人像河內家庭一樣,在還劍湖邊散步」。

相同和興奮

同時,對於許多亞洲國家來講,春節日期或習俗的相同之處營造出熟悉的氛圍,讓遠離家鄉的人們減少思鄉之情。 越南日本文化交流中心代表大須賀·莊也表示:「越南人慶祝春節的方式與日本有許多相似之處。我們日本人把新年伊始去寺廟傳統稱為初詣。一次年底訪問峴港時, 我真的感覺與越南人民更親近,除夕夜融入去寺廟的人群中讓我不再那麼想家了」。

如果不提及春節美食對外國人的吸引力那就是錯誤的。 在這方面,春節餐盤就成了一個有趣的文化「交叉」點,是外國人品嚐越南傳統菜餚,同時向越南友人介紹自己國家特色美食的時候。 雖然剛來越南不久,但每次提及春節菜餚,大須賀·莊也先生興奮地分享稱:「在日本,我們常吃叫做禦節料理的菜餚,通常是像供奉神一樣的祭品, 各種不同的菜餚被放在一個漆盒裡。裡面的每道菜都有它的意義。我沒有品嚐過越南人的春節食品,但我相信,它們都和日本新年菜餚一樣具有“祭祀神靈” 的意思。我真的很想在即將到來的春節嚐嚐越南水煮雞」。 大須賀·莊也先生還表示,兩國飲食在用料上有共同點,因此他會用越南的蓮藕和豆子來做菜,並迫不及待地想與親密的朋友分享“越南版禦節料理” 。

大須賀·莊也先生已決定留在越南迎接2024甲辰龍年。 他表示:「我想親眼目睹越南人如何在祭壇上擺放祭品、如果迎接春節或體驗在越南人家庭用餐。我還想體驗年初同親友去寺廟求福。懷著喜歡、期待、好奇等 各種感覺,我希望春節將讓我更了解越南人乃至越南文化。

分享體驗

對於在河內市歌德學院、越南日本文化交流中心或越南法國院工作的外國人來說,春節還是在工作框架外密切同事關係的“橋樑”,更廣泛地說,是分享和了解各國文化和習俗 的機會。 從一些微小但有意義的舉動可以看出上述意義,如史蒂芬·考普先生高興地介紹一張新年賀卡並分享說:“這片卡體現了我們學院的創新性和文化相結合。賀卡上有 龍的形象,其是農曆2024年的吉祥物。同時,賀卡上還有聖誕樹和聖誕裝飾品的細節」。

韓國文化中心每年都會向越南人民介紹韓國文化特色。 今年春節,該中心將舉辦了解和體驗韓國新年節和越南春節活動,為越南人民帶來許多有趣活動。

在周圍大多數都是越南人的工作環境中,大須賀·莊也先生認為,首先要透過傳統春節深入了解越南文化、風土人情,才能做好推廣日本文化,加强两國文化交流,這是 其他國家文化中心一直嚮往的重要任務。

 

原來@時代越南友善組織聯合會論壇

查看更多+++
北江荔枝季熱潮吸引大量遊客 打造農旅融合新亮點

北江荔枝季熱潮吸引大量遊客 打造農旅融合新亮點

02 / 07 / 2025
荔枝不僅是北江的支柱農產品,更正逐步轉型為具有地理特色的夏季旅遊品牌,成為推動中部丘陵地區農旅融合發展的重要引擎。
澳洲旅客花36小時搭乘統一列車從南到北穿越越南

澳洲旅客花36小時搭乘統一列車從南到北穿越越南

24 / 06 / 2025
澳洲女旅客南奈特·霍利迪(Nannette Holliday)花費36小時,搭乘越南統一列車,橫跨整個國土,探索這片S形土地的風景、人情與生活節奏。
五星級郵輪「星夢遠航號」開啟從胡志明市出發前往新加坡的旅遊航程

五星級郵輪「星夢遠航號」開啟從胡志明市出發前往新加坡的旅遊航程

17 / 06 / 2025
星夢郵輪集團(StarDream Cruises)旗下中高端郵輪『星夢遠航號』正式啟航,迎接從胡志明市出發的遊客開啟前往新加坡的旅程。
2025年峴港國際煙火節開幕式展現多彩文化魅力

2025年峴港國際煙火節開幕式展現多彩文化魅力

03 / 06 / 2025
5月31日晚, 2025年峴港國際煙火節(DIFF 2025)-「文化精髓」主題之夜正式拉開序幕。越南國會副主席阮德海、國會副主席陳光方等中央及地方領導與數萬民眾、遊客共同參與。
目的地